上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最新消息

聰明是玩出來的!3歲前,父母要多與孩子玩的15種遊戲

- 2021/06/08 -

孩子的幼年時期,非常的短暫,但是對孩子卻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尤其是0-3歲這段期間,是寶寶大腦發育最快速、最活躍的一段時間,在這期間,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寶寶大腦能開發到何種程度。

孩子這時候的潛力是無限的,做家長的一定要抓住這個絕好的時機對孩子進行開發和鍛煉。錯過這個時機之後也許後面再如何努力也不如現在能達到的效果好了。而培養孩子的“綜合實力”最好的方法便是玩。父母與孩子多玩遊戲,是鍛煉孩子的手腦協調能力與智力開發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

2007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到了5歲之後他們的智力要比對照組的孩子高出許多,在問題解決能力上表現更加優秀。但往往現實中,許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玩”,除了簡單的抱著孩子逗一逗,給孩子讀讀繪本,其他時間大多數都是讓孩子自個玩玩具。

其實,與孩子玩遊戲,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玩法,不妨試試與孩子玩這些遊戲。

0-1歲寶寶

0-1歲的寶寶,大多數處於躺、坐、爬的肢體發展階段,這時候主要可以鍛煉孩子的視覺、聽覺這兩個主要的認知能力。我提倡在嬰儿期(0-1歲),爸爸媽媽以“身體接觸類游戲”和“感官促進類游戲”為主。

1.騎馬唱歌
玩法:將寶寶放在媽媽的膝蓋上,面向媽媽,然後扶穩寶寶。媽媽一邊唱著兒歌一邊上下運動腿部讓寶寶的身體隨之起伏,腳部動作配合兒歌有節奏的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音,讓寶寶感受到開心的氛圍。
目的:培養孩子的韻律感與節奏感。

2.躲貓貓
玩法:父母與寶寶面對面後,用絲巾遮住自己的臉,假裝躲起來,接著突然打開手露出臉,並發出平時可以逗笑寶寶的聲音讓寶寶開心(音量與動作適當即可,勿造成驚嚇反應)。再把絲巾放在寶寶臉上,看寶寶是否會自己拉下來笑。
目的:發展寶寶的“物體恆存概念”,也就是讓寶寶形成「暫時看不到的人物或物品其實並沒有消失,它還是存在的,只是暫時看不到而已」的概念,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3.照鏡子
玩法:父母抱著寶寶照鏡子後,帶著寶寶的手探索、觸摸、認識自己的五官和身體,並且給予聲音的連結,比如摸鼻子時,告訴寶寶:“這是鼻子!”;舉起寶寶的手時,然後說:“舉舉手!”。
目的:增加寶寶對身體部位和動作的語音聯結與畫面感應,探索自己身上的各個部位:眼睛、鼻子、手部等,是寶寶日後自我認同發展的基礎。

4.抓玩具
玩法:把發聲玩具放在寶寶面前引起寶寶注意,然後再把玩具挪動到寶寶伸手可以拿得到的地方,鼓勵寶寶抓取玩具,拿到後記得要鼓勵寶寶哦。
目的:鍛煉寶寶的手部肌肉與手眼協調能力。

兒童是天生的遊戲玩家!父母們只需提供遊戲的環境與氛圍並給予引導,不必去購買很多玩具,因為在0-1歲這個時期,身體就是最好的遊戲道具!

1-2歲寶寶

1-2歲寶寶已經開始學會走路了,也會牙牙學語的開始說話。這時候,主要是鍛煉孩子四肢肌肉,促進孩子身體協調發展,可以圍繞孩子爬、走、跑與手眼協調與孩子進行遊戲。

1.高高矮矮真有趣
玩法:大人喊口令:“變高!”同時寶寶一起踮起腳尖,伸直身體,舉起雙手,人變高了很多。
再喊:“變矮!”蹲下,彎腰低頭,雙手抱住膝蓋,身體變成一個球形,變矮。
喊口令時,開始要慢一些,大人要幫寶寶糾正姿勢,姿勢正確後口令可以加快。
遊戲目的:訓練寶寶肢體協調與語言表達能力。

2.玩具小配對
玩法:準備幾種玩具、玩具照片、小籃子。媽媽每次拿出一種(或以上)玩具照片給寶寶看,請寶寶在玩具堆裡找出照片中的玩具後,放入玩具籃中。
目的:鍛煉寶寶的視覺認知能力與記憶能力。

3.手心手背
玩法:這個遊戲適合爸爸、媽媽和寶寶在家裡一起做;爸爸發號施令:“手心。”大家把手心向上,寶寶如果不會可以讓他看著媽媽,模仿著把手心翻向上;
爸爸再發號施令:“手背。”大家又把手背向上;先練習幾次,以後誰做錯了,就讓誰來發號令;
若寶寶說不出來,可以用手來表示號令,讓寶寶有帶動遊戲的積極性。
目的:訓練寶寶聽覺以及手腳協調的能力。

4.拉手圍圈圈
玩法:爸爸媽媽帶寶寶手拉手拉成一個大圈,然後跟著播放的音樂走,也可以邊唱兒歌邊隨著節拍走;
唱完一段另起一段時向反方向走。如果家裡來了親戚,如爺爺、奶奶等也可以讓他們加入這個遊戲;
目的:鍛煉孩子的肢體韻律感,同時讓孩子感受到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
孩子到了2歲,就是一個會走會說話的小精靈,這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真的太可愛了!所以,在與孩子玩樂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孩子也能讓父母們沉浸在幸福當中,切切實實感受到孩子的成長。

2-3歲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在身體平衡方面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並且對一些有較高難度的動作都可以試著去把握了,如用剪刀剪紙、上下樓梯、騎腳踏車等。這時候,可以開始與孩子嘗試一些有難度的遊戲,著重在思維、邏輯方面,鍛煉孩子的認知能力。

1.數字接龍
玩法:為寶寶準備1~5的數字卡片,教他用數字接龍,按1~5的順序一個一個接下去;
例如,2接1,3接2,4接3,5接4,讓寶寶在桌上擺出一條長龍,使他有成就感。寶寶在擺數時,有必要讓寶寶把數字念出聲音來,以便加深記憶。
目的:通過數字接龍,讓寶寶對數字有一個初步的認知,並且對數字的連續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2.剪紙遊戲
玩法:媽媽先在一張方形紙上畫好圖,如圓、長方形、半愛心等;把方形紙兩個邊對折,使紙變成長方形,讓寶寶沿著圖形小心剪開,一面剪一面讓寶寶猜,打開後會變成什麼;寶寶在剪開的過程中,慢慢想像打開後的樣子。後期也可以讓寶寶自己畫自己剪。
目的:訓練寶寶對圖形的形象思維能力、觀察力以及專注力。

4.聽聲找物
主要目標:培養傾聽習慣,感知分辨不同的聲響。
活動材料:鈴鐺、豆子、小球、小木棍等,易拉罐、膠條。
玩法要點:
1)家長和寶寶一起把鈴鐺、豆子、小球、小木棍等,分別放入不同的易拉罐內,用膠條封口。每放一種讓寶寶搖一搖,聽一聽它們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2)打亂易拉罐放置順序,讓寶寶找一找,小鈴鐺在哪裡,豆子在哪裡……再倒出來看看對不對,引導寶寶通過聲音幾判斷。

在家裡,家長可引導孩子敲一敲家裡的物品;帶著寶寶外出時,聽一聽街上的汽車聲、公園裡的鳥叫聲,充分感受各種聲音。

除了這些親子互動的小遊戲,父母也要記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給孩子買一些積木、拼圖等可以鍛煉孩子思維、手眼協調能力的玩具。《遊戲力》的作者科恩說:“從父母與嬰兒第一次深情的目光對接開始,遊戲就成為聯結親子關係的一根紐帶。”

陪孩子一起體驗遊戲的樂趣,讓孩子在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與父母的情感聯結也得到了很好的昇華。所以說,遊戲就是增加孩子與父母親密度的,最簡單、最有效的途徑!

文章出處:媽媽經
https://reurl.cc/rgQ3kk

近期展覽

Copyrights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by Top-Link.